编者按
大学生的暑假,总少不了“社会实践”这门必修课。每个假期,约500万学子奔赴大江南北,展开他们用“脚”体察中国的旅程,这,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动课”。然而,热情、激扬的气氛中,总有一些“吐槽”真实地存在:“走过场”“糊弄事”“不过是挣个学分”……
年复一年,“走出去”的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实践中的“社会实践”真的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吗?这个暑期,记者走进火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伍,展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
“为什么去参加社会实践”“怎样参加社会实践”“实践过后留下了什么”,从平顶山支教回来,这些看似严肃的问题就时时萦绕在黄瑞妮的脑海里。
连续两年暑假,北京某高校学生黄瑞妮都会与她的同学们一起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小屯二中支教,这是她们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每到这时,那个孤寂的乡镇校园也比平日更加有生气,因为如果没有支教的她们,这些镇子里的孩子们恐怕还是要用“无聊”打发日子。
“孩子们太渴望认识自己,认识外面的世界了。在他们身边,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但每到离开,心里又总是空落落……一年的这一点点时间,对我们,对他们,作用有多大?”黄瑞妮说。
她们是每年数十万支社会实践小分队中的一员,反思,正在成为实践过后的重要课题。
社会实践,做了什么
黄瑞妮们的支教其实很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是为初二、初三学生开设一些课程,除了常规的语数外,我们自创了一套‘梦想课程模块’,包括通识、心理、梦想模型等,目的是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帮助他们找到未来的职业理想。”
记者梳理多所高校的《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结果》发现,支教仍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而除此之外,就是调研。这其中,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基层民生、文化寻根等主题调研,是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热门选择。
据了解,今年暑假,中国人民大学共派出300余支学生队伍走进大江南北的基层村镇开展调研;复旦大学有270多支学生队伍以调研考察、志愿服务的形式投入社会实践;南开大学140余支校级示范队奔赴全国,开展“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主题实践。
据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介绍,每年约有500万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中央内部统计的“大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就是暑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为了什么
湖南某高校学生郭雯用“新鲜”二字形容刚刚结束的实践活动,“我第一次走进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在那里,知识变得具体而实用。”
事实上,这种让学生感到新鲜的体验,已是一项“老课程”了。早在1987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和团中央就曾下发《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强调今后高校要把在假期和课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年后,团中央、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并强调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曾在7月底带领学生前往云南临沧调研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童文胜认为,社会实践的意义在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同时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为基层群众服务。
支教很苦、很累,但回想起来,黄瑞妮依然觉得,留给自己的东西在一点点沉淀,“我们对中国的现实有了更加深入、立体的了解,这也是一次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再教育吧。”
社会实践,收获了什么
实践过后,总结、提交成果必不可少。调研报告、微信推文、视频录像、座谈汇报、系列征文等越来越多样、新鲜的形式,这几年被学生们广泛采用。
今年,北京某高校学生马越及其团队成员不但花了一周时间撰写调研报告,还通过宣讲会的形式进行了成果展示。在她看来,社会调查、实践的过程固然重要,怎样呈现调研成果同样重要。“调研报告是经过思考沉淀下来的,因为在农村调研时发现了很多新东西,但往往杂乱无章,只有通过仔细分析、梳理,落实到文字上,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而宣讲会,不仅能督促我们做好这份报告,也可以把我们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大家。”马越说。
每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都会产生许多调研报告,其中不乏那份清华大学学生李强撰写的《乡村八记》。这篇扎实、朴实的调研报告,因为写出了学生视角下农村的真实面貌,而“惊动”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但问题是,如此高质量的报告太少了。”童文胜为此不无忧虑,“虽然这些年社会实践成果的呈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质量和深度并没有随着手段和形式的出新而提高,有价值、高质量的东西应该说凤毛麟角。”
“实践成果整体质量不高,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深思。”山西师范大学教师赵洁坦陈:“过程决定成败,正是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实践环节存在短板,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备等,造成了今天社会实践总体质量不高、形式大于内容、成效大打折扣的现状。”
2005年教育部、共青团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出,社会实践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
“虽然是11年前的文件,但我觉得这几句话就是对当下暑期社会实践的警示。”山东某高校的学生张晨难为情地笑了,“走出校门是做到了,但这三个‘深入’,我们还差得太远。”
记者调查发现,社会实践本是鼓励学生深入实际、锻炼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活动,却因部分学生、老师的不重视而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
实践变旅游 挂名不出力
一年前的一次暑期社会实践,让张晨对社会实践的现状深感担忧:“说是实践,其实就是旅游,我们在临沂的一个农村待了4天。和村民聊聊天、和同学打打牌,就是每天的‘工作’”。
前年,东北某高校学生孙强去家乡的一所小学,进行了不到一天的调研,但在写实践报告时,他将整个活动扩展为四天,“为了让报告好看点”。
有敷衍了事的,更有弄虚作假的。这几天,在家“宅”了一个假期的河北某高校学生王铭就在不停地催促父亲,去单位给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出示一份证明。“父亲不同意也无所谓,大不了去淘宝买一个,现在多的是。”
记者随即登录淘宝网进行搜索,发现不但有提供暑期调研报告的服务,还有提供调研报告证明、盖章的服务。记者进入一家代写报告的网店,发现已有166人交易成功,价格为每篇10元。
对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学校一般会为每支队伍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以弥补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不充分、经验不足等缺陷,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然而,谈到指导老师,山东某高校学生张诗奇却不好意思地笑了:“指导老师唯一的作用就是让我们较为顺利地通过立项答辩。真正到了实践,老师根本不会管,就是挂个名而已。”
认识有偏差 实践形式化
学生应付实践,根源在哪儿?
为了达到督促学生的目的,一些高校将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分课程,张诗奇所在的高校便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暑期社会实践于我而言,真的是可有可无。但它可以抵0.5分到3分的学分,我必须参加。”
评奖加分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力之一。“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在评奖学金时可以加0.2分,这样一来,评上的概率就会增加不少,有不少同学是冲着这个去的。”西安某大学学生张梦洁说。
最近几年,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教师王腾月一直负责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在他看来,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意义认识不到位,“参加社会实践对于一直生活在书本和学校中的大学生意义深远,但许多高校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不仅仅是学生的认识问题,指导老师同样存在问题——在高校现行评价体制和激励机制下,部分教师更偏重科研任务,对育人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在指导学生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缺乏责任精神和严谨态度。此外,职业理想弱化,使得高校教师不能充分认识教师职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王占仁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专业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重视程度不够,对实践团队理论指导的深度不够,投入的时间也较少,就导致了挂名指导等问题的出现。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罗志敏认为,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同样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高校往往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当成负担、一种额外的付出、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才会疏于管理,只重形式、不讲效果,只要在活动期间不出安全事故,其他一切都可打折扣。
管理须统筹 增强“个性化”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划归学校层面统筹考虑。”罗志敏表示,学校必须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且不可替代的部分,不是“锦上添花”,更不是“可有可无”。
王占仁表示,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传统教育教学,规定学时学分,与学习、研究有机结合,让学生带着理论问题去实践,让老师带着教学任务去指导,完善教师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提升专业教师的参与热情。
“最关键的是,学校必须加强实践项目管理,从项目策划、人员招募、资金管理、专业指导以及评优考核等环节,建立科学、严谨、具备良好操作性的制度。对于不合格的实践项目和个人,不但要进行诚信教育,也应出台相应的惩罚细则。对于优秀典型,则要广泛宣传并予以充分奖励,帮助学生们形成勤于实践、善于实践、乐于实践的优秀品质。”王腾月强调。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童文胜进一步建议:“学校要允许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实践活动,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比如让学生在社区做义工、到餐馆超市做服务员,甚至以在街头表演行为艺术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学分,不断增强社会实践的‘个性化’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