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诚信简历APP

全国个人职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个人官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正文
个人信用分如此重要!以后可要注意了!
作者:个人诚信 来源:信用中国 日期:2018/1/5 14:29:00 人气:
 

    论语说:“人无信不立”。信用在当今社会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金钱,随着国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信用建设工作在不断加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近日在“省区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上指出在个人信用建设领域发力,开发个人信用分并覆盖城市70%以上的常住人口。作为个人信用评价的重要指标,信用分的开发及推广成为未来信用建设的重拳。

  当信用体系从传统的央行控制到慢慢下放至各大企业,一股“互联网信用”体系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并逐渐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传统信用和互联网信用的差别

  目前我国征信系统的信息覆盖面主要集中在银行信贷系统,而对于个人其他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尚缺乏信用报告。而这个征信系统主要由央行征信中心负责。央行建成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堪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征信系统,但采集的征信信息还较为狭窄。央行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的信息主要有几类:一是个人基本信息。二是贷款信息。三是信用卡信息。四是信贷领域以外的信用信息,范围相对狭小。   

  而相对开放的互联网信用最显著的代号应该就是“信用分”了。目前正在测试信用体系的企业中,阿里旗下的“芝麻信用分”以及腾讯旗下的“腾讯信用分”传播最为广泛,这些机构的信用分并不是通过拉去央行征信再自己编辑,而是通过自家厂商推出的软件使用习惯来判定一个人的信用好坏。例如阿里的芝麻信用,通过淘宝的购物习惯,支付宝的消费、理财习惯,最终构建一个你的个人信用模型,以此逐步确定一个人的信用。   

  我们纵观两种方式可以看出,央行的征信均来自社会上公信力足的机构,例如银行、电信公司、水电煤企业等,所以上述的三种机构也会着重关注央行的征信,影响力较广。互联网征信则恰恰相反,通过自家的一系列服务来判定一个人的信用,这类判定虽然更贴近生活,但是覆盖面窄,社会影响力不足都会成为发展上的绊脚石。

   

  信用好坏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在原来,一个人的信用好坏可能只会影响你自己的信用卡审批或者房贷、车贷等关于金钱的影响,但是从《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发布后,失信者将不得乘坐高铁、飞机、不得高消费、不得担任法人、董事、高管等一系列强制惩罚,将会在现行社会中寸步难行。

   

  当然了,以上只是传统征信,作为新兴发展的互联网征信,在实际生活中可应用的场景将会更多。芝麻信用通过身份特质、行为偏好、人脉关系、信用历史、履约能力五个维度来给用户评分,并通过评分给一部分用户提供免押金骑共享单车、租汽车、租手机、住酒店、借伞、借充电宝和借书等种种方面。此前马云在接受采访时甚至表示,“所有用我们服务的人,我们都给他一个信用评级。另外,信用也可以做谈恋爱的资本,丈母娘可以对未来女婿说:你要和我女儿谈恋爱,先给我看看你的芝麻信用评分!这就是我们想要打造的系统。”

  综上所述,信用的好坏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无论是传统征信还是互联网信用,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守信人。

  由于我国民间征信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内鱼龙混杂,以征信为名从事个人信息倒卖等业务的机构比比皆是,征信局副局长万存知之前就说过行业要有底线意识,也不难看出监管机构对目前征信行业发展的不满。 一些互联网企业的所谓大数据大体上10%来自信用交易数据、10%来自商品和服务交易数据及行为数据、30%为收集的公开数据、20%是通过非正常手段窃取的数据及30%通过技术手段爬取的数据,通过这种渠道形成的所谓大数据非常复杂,几乎成为大垃圾,与《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严重相悖,致使大数据的合法性和公信力严重缺失。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共性的原因是,每一家都想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闭环,客观上分割了市场的信息链,与征信行业信息共享的要求不符;8家机构各自依托某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发起创建,不具备第三方征信独立性,存在比较严重的利益冲突;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规则了解不够,也不太遵守,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有限的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进行使用,存在信息误采误用。 一些机构对个人画像,将社会公众分成三六九等,有悖公平正义;征信机构对于客户信息不能滥用,不能一次授权反复使用;征信的应用场景主要是信贷等等。

   

  信用伴随着人的一生,如此重要的东西当下放到民营企业做的时候,他们是否可以坚守底线、公平公正,将会是未来征信发展的一个未知数。

网址:www.11-22.cn 或 www.11-22.org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18612761122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15049304号-2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 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运营单位)

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