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诚信体系构建不能画地为牢 用联动奖惩给职业诚信套上紧箍咒 |
|
|
|
导游不导游却成“导购”、房屋中介花言巧语哄你没商量、快递苹果手机却成“砖头”、电商恶意刷单欺客……这些在民生领域不同程度存在的职业人员诚信缺失现象,不仅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极大地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同时,也从反面提醒全社会,为更好地呵护社会经济健康运行,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诚信管理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事实上,一些地方或行业,近些年来已陆陆续续地在探索构建信用红黑名单制度。比如,2016年上半年,海南三亚市开始施行《三亚市旅游行业诚信“红黑名单”制度(试行)》,明确要在三亚旅游官方网站上晒出旅游信用“红黑名单”。此前,广东佛山、山东东营、安徽马鞍山等地,也曾先后在食药品、旅游等领域,推出“黑名单”和“红名单”等类似的举措。这些探索,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部分“黑名单”仅局限某地或某个具体行业内,并没有和其他地方或领域进行联动惩戒,导致失信惩戒威慑力大打折扣。 以导游“红黑名单”为例,其扬善惩恶的功能原本不言而喻。因为,对于遵章守法的导游而言,“红名单”是一种肯定与褒扬,也是他们更加奋力前行的强大动力。而对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导游而言,“黑名单”则是一针清醒剂,提醒他们必须及时果断地约束自身的经营行为,否则潜在客户就会流失殆尽。然而,由于缺乏全国层面或者全行业层面的职业诚信管理体系,一些上了“黑名单”的导游,有时候却使出“换一个马甲”“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等歪招,继续上演“劣币驱逐良币”,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可见,为了避免失信者打游击赚黑心钱,职场诚信体系的构建不能画地为牢,必须打破一地一域的局限。 全国个人职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之力,从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思想出发,在全国大平台的基础上,设立区域性分平台,与很多省市信用中心或第三方公司或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有效建立一个一方失信,处处受制的联动惩戒机制。这样既调动了各方的积极力量,又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这种运作模式开创了个人职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新模式——把“个人职场诚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身份证号码作为识别手段的一种让守信者收益,失信者受戒的长效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联动机制,。随着越来越多企业不断加入,职场诚信体系的死角会越来越少,最终形成职业信用一张网,使得失信者“一地失信,处处受限”,从而使职场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